close

油畫的不透明著色

  油畫的不透明著色也稱為直接著色法,即在油畫畫布上作出物像形體輪廓後,憑借對物像的色彩感覺或對畫面色彩的構思鋪設顏色,基本上一次畫完,不正確的部位用畫刀刮去後繼續上色調整。這種畫法中每筆所蘸的顏料比較濃厚,色彩飽和度高,筆觸也較清晰,易於表達作畫時的生動感受。19世紀中葉後的許多畫家較多采用這種畫法。為使一次著色後達到色層飽滿的效果,必須講究筆勢的運用即塗法,常用的塗法分為平塗、散塗和厚塗。平塗就是用單向的力度、均勻的筆勢塗繪成大面積色彩,適於在平穩、安定的構圖中塑造靜態的形體;散塗指的是依據所畫形體的自然轉折趨勢運筆,筆觸比較松散、靈活;厚塗則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顏料,有的形成高達數毫米的色層或色塊,使顏料表現出質地的趣味,形像也得到強化。

  但是,單色的明暗調子薄塗法確有其顯著的優點,特別是畫很復雜的對像和畫那些難以掌握的姿勢時,它的優點更加明顯。第一,因為它是單色的,在起稿階段可以放手去解決素描和構圖問題,毋需顧及色彩。第二,用很薄的薄塗法可以反復進行修改,不會出現一般油畫中因為塗改過多而變得雜亂、污穢的毛病。在起稿階段解決了素描、色調和邊線等問題,以後集中精力於色彩和結構,就輕松多了。

  第一步:將熟褐和像牙黑調合成微暖的中間調子,要以熟褐為主,加入松節油使之稀薄、透明,用大豬鬃筆塗在整幅畫布上(用中等粗糙程度的畫布),然後畫人體的最暗區域——頭發。畫頭發要用稍厚一點的顏色,即在調合同樣的中間調子時少加一點松節油,頭發遮住了整個臉部,但它應能表達出畫中人的強烈表情。我把發塊不作為頭發處理,而把它處理成一塊確定大小和形狀的暗色調。即使在開始階段,明暗和素描要力求畫准確。畫准一個局部,再畫准另一個局部。各個局部是相互關聯的,一部分畫不准就會影響其它,而整個局面就不能控制了。

  第二步:這一步要把人體形像清楚地畫出來。先用軟布沿著人體手臂和拱起的膝蓋上部表面擦去一些原來的調子,造成亮的層次。用於豬鬃筆在伸開的腿部和背部擦去更多一些,造成亮的層次,並使整條手臂形成中間調子。可以用清潔的軟布頭或筆蘸上松節油改動調子,但在打輪廓階段絕對不能用不透明的白色。在這個階段,邊線問題和明暗、素描同樣重要。從肩部頂端到手腕,以及穿過伸展的膝部的這些邊線都相當明顯,而從腋窩到手腕底部這段手臂下緣的邊線卻不那麼明顯,這些並非偶然現像。

  第三步:在人體上畫出所有的主要亮部。頭、臂、肩和彎著的膝部暫時不去動它們,先在軀干的下部、臀部、收攏的那只腳和伸開的腿部發展亮的調子。這些部位原來的色層已經干燥,可用軟布蘸上松節油將它擦去。其余部分看起來似乎是模糊的,但仍然是准確的。除了最終有特別亮的部分外,調子和形狀都是正確的,位置也恰當。

  第三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上顏色。在前臂,三頭肌和背部的肩腫骨部位,用重而平的筆觸。在抬起的大腿中央,膝部和胸部,基本上是用調色刀。在手臂下面,抬起的大腿和腳之間,以及骨盆後面這些暗部,用薄而透明的顏料。在整個加工過程中,保持暗部的透明性十分重要。強烈的不透明的亮部和濃厚的透明的暗部相互作用,給人體帶來立體感。在加工階段,還要用調色刀將手臂下面暗部的斑點輕輕刮去,這些刺眼的斑點是厚的橫筆觸在畫布的山水畫粗糙表面結構上形成的。另外,還要用獾毛筆將臀部和伸開的腿部下方那些難看的筆觸弄光滑些。獾毛筆和貂毛筆能形成美麗柔和的筆觸,但往往也會出現軟弱松散的不良效果,使用時必須注意。最後完成的人體:布面油畫,20〞×30〞。在完成階段,再次致力於邊線處理。在形體轉折明顯的地方,如能抬起的膝部頂端,邊線就清晰些;在形體轉折圓鈍的地方,如內側舉起的大腿下方以及頭發左緣與背景彙合處,邊線就模糊些。在肩部和靠擾的那只腳上,用厚塗法(即在表面用厚顏料堆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sfgwee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